場面配置、起降航空公司及航點
第一航廈
年旅客量:1,200萬人次,登機門18個(北大廳A1~A9,南大廳B1~B9)
第一航廈和機場一樣於1979年啟用,以舒緩當時台北松山機場的客運量,所有的國際航線全都搬遷至這個航廈。當時,第一航廈有22個登機門,北大廳和南大廳(現為A、B大廳)各有11個登機門,而兩個大廳的中間有一個主要建築物相連,這建築物設有航空公司的check-in櫃檯、行李提領區和安全檢查哨,所以若從建築上方俯瞰,第一航廈的形狀就跟英文字母「H」一樣。每一個登機門都有空橋,除了位於兩端的登機門只有一座空橋之外,其餘的都設有兩座空橋。
之後,第二航廈完工後,第一航廈被移除了一些登機門,以增加新航廈的空間,所以目前第一航廈只有18個登機門[11]。
第一航廈目前正在進行修建,2012年才會完工,屆時會有新的航廈外牆以及現代內部裝潢。第一航廈原本的設計架構是參考美國的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。
使用此航廈的航空公司如下:
中華航空(阿姆斯特丹、法蘭克福、布拉格、羅馬、維也納、高雄、首爾-仁川、香港、馬尼拉、胡志明市、河內、金邊、曼谷-蘇凡納布、普吉島、清邁、雅加達、峇里島、新加坡、吉隆坡、檳城、德里、阿布達比)
國泰航空(香港、首爾-仁川、東京-成田、大阪-關西、福岡、名古屋-中部)
澳門航空(澳門)
馬來西亞航空(亞庇、吉隆坡、洛杉磯)
華信航空(仰光、宿霧、長灘島)
菲律賓航空(馬尼拉)
泰國國際航空(曼谷、首爾-仁川、香港)
復興航空(澳門、釜山、濟州)
帛琉太平洋航空(帛琉)
大韓航空(首爾 - 仁川)
捷星亞洲航空(新加坡)
宿霧太平洋航空(馬尼拉)
越南航空﹝胡志明市、河內﹞
義大利航空(與中華航空共掛班號)
第二航廈
第二航廈內部一景
第二航廈候機長廊年旅客量:1,700萬人次,登機門20個(北大廳D1~D10,南大廳C1~C10)
第二航廈於2000年啟用,以減緩第一航廈的運輸量。當初啟用時,只有南大廳的部分完工,南大廳有10個登機門,每個登機門有兩座空橋以及安全檢查哨,北大廳完工後,第二航廈的旅客量即超越了第一航廈。直到2005年,北大廳才完工,第二航廈的登機門數便增加到20個,而原本南大廳的安檢哨移回至航廈的中央處。
第二航廈的南北大廳分別為C大廳和D大廳。兩座航廈間有兩條旅客捷運系統接駁,一條連接A、C大廳,另一條連接B、D大廳。
使用此航廈的航空公司有:
長榮航空(高雄、東京-成田、仙台、札幌、大阪-關西、福岡、名古屋-中部、宮崎、小松、首爾-仁川、曼谷-蘇凡納布、雅加達、新加坡、馬尼拉、泗水、吉隆坡、金邊、巴里島、澳門、香港、維也納、倫敦-希斯洛、阿姆斯特丹、布里斯本、洛杉磯、舊金山、西雅圖-塔科馬、紐約-紐華克、溫哥華、奧克蘭、上海、北京、廣州)
中華航空(安克拉治、檀香山、紐約-甘迺迪、洛杉磯、舊金山、西雅圖 - 塔科馬、溫哥華、關島、雪梨、布里斯本、東京-成田、大阪-關西、名古屋-中部、札幌、琉球、廣島、福岡、上海、北京、廣州)
全日空(東京-成田、名古屋-中部)
日本航空(東京-成田、大阪-關西、名古屋-中部)
港龍航空(香港)
中國國際航空(北京、上海)
中國東方航空(上海)
中國南方航空(廣州)
荷蘭皇家航空(曼谷-蘇凡納布、阿姆斯特丹)
韓亞航空(首爾-仁川)
新加坡航空(新加坡、洛杉磯)
聯合航空(舊金山)
西北航空(經大阪飛往底特律、東京-成田)
加拿大航空(與長榮航空共掛班號)
大陸航空(與長榮航空共掛班號,關島(季節性))
美國航空(與長榮航空共掛班號)
達美航空(與中華航空共掛班號)
捷克航空(與中華航空共掛班號)
印度航空(與長榮航空共掛班號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